在中国迎来第30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的以“让我们的餐桌更安全”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一些材料:年关将至,食品安全再度成为居民热议的话题,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仅去年就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案件2万多起,由此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批评和担忧。某省2011年食品类商品合格率达到92%以上,比201O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也超过了同期其他商品的平均合格率。近年来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局部或较小范围内。同学们还发现,许多老百姓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担忧过度。如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有人认为许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它惹的祸,所以必须禁止使用。食品安全知识告诉我们,食品添加剂不能等同于非法添加物,它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
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说明怎样正确看待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以消除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紧张焦虑。(8分)
(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2分)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食品安全问题,消除紧张焦虑。(或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2分)
(3)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抓住主流。我们既要看到食晶安全问题的严峻性,也要防止以偏概全,更不能因为食品添加剂有一定消极作用而因噎废食。(或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分)
(4)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尽管部分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的确与添加剂有关,但应正确区分“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不能因“剂”废食。
题目分析:设问中“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是解题的关键,涉及联系、发展、矛盾、辩证否定的相关知识。材料中“食品安全知识告诉我们,食品添加剂不能等同于非法添加物,它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仅去年就查处食品非法添加案件2万多起,由此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批评和担忧。某省2011年食品类商品合格率达到92%以上,比201O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也超过了同期其他商品的平均合格率”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某省2011年食品类商品合格率达到92%以上,比201O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也超过了同期其他商品的平均合格率。近年来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局部或较小范围内。同学们还发现,许多老百姓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担忧过度。”体现出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如在食品添加剂问题上,有人认为许多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它惹的祸,所以必须禁止使用。食品安全知识告诉我们,食品添加剂不能等同于非法添加物,它可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体现了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试题,首先一定要重视材料中的关键词,如设问中“从唯物辩证法角度”,有的放矢;其次要熟悉书本内容,能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一个问题;第三,分析回答问题一定要结合材料,让回答的内容更为充实。本题难度较高,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