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 ______________?

—— He is tall and strong.

A.How is he

B.What does he like

C.What is he

D.What does he look like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A.How is he 他怎么样?   B.What does he like他喜欢什么?C.What is he 他是干什么的?     D.What does he look like他长得怎么样?句意:他长得怎么样?他又高又壮。故选D

点评:习惯用语短语辨析题目并不难,学生在答题时要认真仔细一些,一般都不会出现问题。答题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常识及了解每个选项的含义是做好此类题型的关键,对于这类题,可从句意着手。同时,对于平时的学习要多进行积累词汇,考试时才能很好的完成。

单项选择题
计算题

(2011年福建六校联考)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第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 m、10 m、20 m、30 m、…70 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测运动时间.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运动距离s(m)0510203040506070
运动时间t(s)02.44.26.37.89.010.011.012.0
各段速度(m/s) 2.082.784.766.678.3310.010.010.0
 

第二小组通过测出自行车在各点的速度,作出了v—s图4-2-9.本次实验中,学生和自行车总质量约为75 kg,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整个过程中该学生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

图4-2-9

(1)第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分析认为:因为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则在20 m~3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 m~4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为多少?被测学生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速度为6 m/s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二小组的学生结合图和曲线(曲线与横坐标在s=40 m内所围的区域共56格),测出的被测学生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