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16分)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某一电源相连,它的极板长L=0.4 m,两板间距离d=4×10-3 m,有一束由相同带电微粒组成的粒子流,以相同的速度v0从两板中央平行极板射入,开关S闭合前,两板不带电,由于重力作用微粒能落到下板的正中央,已知微粒质量为m=4×10-5 kg,电荷量q=+1×10-8 C.(g=10 m/s2)求:

(1)微粒入射速度v0为多少?

(2)为使微粒能从平行板电容器的右边射出电场,电容器的上板应与电源的正极还是负极相连?所加的电压U应取什么范围?

答案

(1)10m/s(2)120V<U<200V

题目分析:(1)据题意,带电粒子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即

=v0t

gt2

可解得v0=10 m/s.

(2)电容器的上板应接电源的负极,

当所加的电压为U1时,微粒恰好从下板的右边缘射出

a1

a1

解得:U1=120 V(1分)

当所加的电压为U2时,微粒恰好从上板的右边缘射出

a2

a2

解得U2=200V

所以120 V<U<200V.

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我因为深觉得高谈主义的危险,所以我现在奉劝现在新舆论界的同志道:“请你们多提出一些问题,少谈一些纸上的主义。”更进一步说:“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

材料2  我觉得“问题”与“主义”,有不能十分分离的关系。因为一个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社会上多数人共同的运动。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实验自己生活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种工具)。那共同感觉生活上不满意的事实,才能一个一个地成了社会问题,才有解决的希望。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 * * 党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2中的引文各出自哪篇文章。其作者分别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根本分歧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