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8分)塞拉比斯神庙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滨,建于古罗马时代。公元79年,神庙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被毁坏,只留下3根大理石柱。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人们发现大理石柱的3.6米至6.3米高度变得千疮百孔。如今,石柱的基部浸没在近2米深的海水之中。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岩的母岩是石灰岩,石灰岩属于       (岩石类型),在       作用下形成大理岩。(4分)

(2)简述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海岸的地壳变化过程,参考分析范例,指出随后地质时代的地质作用及判断依据。(4分)

时代地壳事件(变化过程)证据
公元79年火山爆发(岩浆活动)石柱的下部被火山灰覆盖
公元79年到18世纪  
18世纪至今  

答案

34.(共8分)

(1)沉积岩 变质作用(4分)

(2)(4分)

时代地壳事件(变化过程)证据
   
 地壳下降,而后上升石柱上的海生动物钻孔
 地壳再次下降(地壳运动)石柱的基部又浸没在海水之中

题目分析:材料通过意大利那不勒斯湾塞拉比斯古庙的废墟中耸立着的三根大理石柱沉降这一现象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第(1)题,基础题,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大理岩,这是常识。

第(2)题,有材料及大理石柱上的的地质遗迹示意图可知,大理石柱的3.6米至6.3米为海生动物钻孔部分,说明地壳下降,18世纪,神庙遗址重见天日,是地壳上升所致。

第(3)题,有材料可知,如今,石柱的基部浸没在近2米深的海水之中,证实此地地壳再次下降。

点评:本题看似复杂,但难度不大,学生只需结合图文材料发挥想象力,熟练运用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对应知识即可作答。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