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该实验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若始终无法重合,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从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______观察到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4)记录了如下实验数据

物距/cm像距/cm像与物大小比较
第一次12.012.O等大
第二次15.O15.0等大
由数据分析可知,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答案

(1)玻璃板既能透光又能反光,既能看到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又能看到后面的物体,这样就可以拿另一个物体与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重合的方法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2)像与物是关于镜子对称的,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成的像就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桌面上的,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不能成在光屏上的,故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不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

(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3)不能;虚像;

(4)相等;等于.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