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元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于贞观二年到达天竺西北部。精研佛学理论,环游印度半岛,多次参加佛学辩论会,誉满天竺。贞观十九年,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

材料二  马可·波罗是第一个广泛游历东方各国而又留下一部名著的欧洲人。书中盛赞中国物产丰富,文教昌明。

材料三  当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东岸诸国时,他们将带来的丝织品、瓷器等换取非洲当地的乳香、象牙等特产。现在索马里国家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当年郑和带去的瓷器,索马里政府在当年郑和到过的地区还命名为“中国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名僧是谁?写出同朝东渡的另一名僧。你可以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唐代外国也多次派“遣唐史”到中国学习交流,你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著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郑和下西洋起到了什么作用?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航行早得多,你认为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清朝初年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请你结合材料比较开放与封闭的利与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玄奘;鉴真;为实现自己的信念坚持不懈,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等等;日本。    

(2)《马可·波罗行纪》。    

(3)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原因:从客观条件看,郑和航海具备了经济褰础和科学技术条件。从主观看,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等。

(4)开放能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了解世界发生的变化,封闭会导致中国与世界的隔离。

(意思对即可)

问答题 简答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