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举世瞩目的盛会。在世博期间,某校高三(1)班同学开展了“感受世博、参与世博、做世博文明使者”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欣赏世博

同学们从网上下载了各具特点的部分世博会会徽和具有“篆书之美”的第29届世博会图标,深深为中华文化的魅力所感染,为设计者的智慧所折服。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富有生命活力,增添了向上、升腾、明快的动感和意蕴,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1)结合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从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中,你发现了什么?(6分)

感受世博

胡 * * 在考察世博园时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上海世博会的筹办工作,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2)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面对千头万绪的筹办工作,怎样“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6分)

世博启迪

中国馆的主题短片《和谐中国》,以《论语》中的三句警句概括了中国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讲述中国人民用30年时间加速发展,迈进“城市化时代”;“君子和而不同”,展现一天之内的每时每刻,中国现代城市都是如此丰富与多元;“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崇尚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也尊崇社会伦理。

(3)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阐释上述三警句对我国城市发展的指导意义。(6分)

答案

(1)①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会徽的设计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巧妙的与数字2010结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

②体现了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取代旧事物。会徽以绿色为主色调,抒发了中国人民面向未来,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激情。

③体现了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积极吸收旧事物中积极成分,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的基础上,又赋予其时代精神。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要“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必须充分预计筹办过程中的不足,科学谋划,积极解决;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世博会必须发挥广大建设者、志愿者和公民的作用;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世博会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3)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导我们在发展城市时,要坚持发展的观点,重视量的积累;

②“君子和而不同”,指导我们在发展城市时,要坚持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从心所欲不逾矩”,指导我们在发展城市时,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题目分析:本题以上海世博会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首先审读设问,第(1)问限制知识范围是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可知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分析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第(2)问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分析如何确保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第(3)问考查范围比较广泛,抓住“三警句”分别进行分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导我们在发展城市时,要坚持发展的观点,重视量的积累;“君子和而不同”,指导我们在发展城市时,要坚持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从心所欲不逾矩”,指导我们在发展城市时,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点评:解答材料式分析题要注意两点:首先要看清设问。设问中往往包含了答题的知识范围和方向“带着问题看材料”更具有针对性。其次要认真研读材料,因为设问是以材料为背景的,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而这种联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