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年12月15曰至16曰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注:①城填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组织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普遍超过70%。②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有10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能增加约1200亿元的消费需求。

材料二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坏境承栽能力相适应,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三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31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c习 * * * * 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领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开放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要更加注重各项改 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和着力提髙城镇化质量”对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学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三,简述习 * * 的讲话如何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15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02—11年我国和广东省的城镇化水平都在逐年提高,但是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比广东的要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2分)城镇化发展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1分)说明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的质量。(1分)

(2)①又好又快要求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城镇化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3分)②又好又快要求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能增加约1200亿元的消费需求,这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3分)③又好又快要求统筹城乡的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专业人口市民化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3分)④又好又快要求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城镇化融入生态文明理念,走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生态。(3分)⑤又好又快要求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紧密衔接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3分)(以上5点每点3分,任答4点可得满分;如答到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1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3)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统筹考虑,优化组合。(3分)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材料强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就体现了着眼于整体的方法。(4分)③要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材料强调改革开放“在各项改革的协同配合中推进”,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4分)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材料强调“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以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就体现了内部结构实现了优化的趋向。(4分)。

题目分析:(1)本题以图表加文字形式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及归纳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表及图表下面的注并用简练的语言归纳出图表及注反映的全部信息。解答本题既要看到我国和广东省的城镇化水平都在逐年提高,这对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也要看到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比广东的要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大。

(2)本题未明确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范围,我们可从设问中“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关键词上找到答题的突破口。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回忆课本具体知识“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并能够将其与材料相结合,完善本题的答案。

(3)本题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系统优化的方法”。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学生明确“系统优化方法”的方法论要求;其次需要学生仔细分析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到相应的语句与系统优化方法具体要求相对应。材料中“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体现了着眼于整体的方法;材料中“在各项改革的协同配合中推进” 体现了遵循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材料中“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体现了内部结构实现了优化的趋向。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