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B.会不相从许嬉戏莫相忘
C.及其所之既倦哀民生之多艰
D.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都为介词“在”。
题目分析:A项第一个是连词“而”;第二个为介词“把”。B项第一个解释为“你”;第二个解释为“我”。C项第一个解释为“往,达到”;第二个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高中阶段常见的虚词共有以下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其中“因、以、于、则、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题人青睐,是历年高考试卷中的“老面孔”。本题的解答策略一般有以下几个:一、词性界定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二、数学代入法,即把题中的某一个字的释义代入到另一句中去验证,看是否能表达清楚,符合文意。三、语法切入法,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是解答文言实词题常用的方法,其实该法对解答文言虚词题也同样适用。四、语境推断法,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五、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综上所述,在解答虚词辨析题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是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