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孟子)曰:“王之所在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也?”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A.孟子问王之所欲,从后文看,是明知故问。孟子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能起到欲擒故纵的效果。

B.“王笑而不言”后,孟子连续五句排比,加上反问,使论说显出了纵横捭阖的雄辩气势,论辩效果很好。

C.点明王之“大欲”后,孟子以“缘木求鱼”设喻,否定齐王以战求霸的做法,并用“后必有灾”等话语指出霸欲的危险性。

D.以上段落中,孟子一气呵成,如怒涛排壑,不可遏制,把齐宣王终于拉到了“保民而王”的根本上来。

答案

答案:D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