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从甲城市到乙城市的铁路线上每隔10千米有一个小车站,一列慢车上午9点整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由甲城市开往乙城市,另一列快车上午9点30分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城市开往乙城市.铁路部门规定,同方向的两列火车前进时相距不能少于8千米.问:这列慢车最迟应该在距离甲城市多远的小车站停车,让快车超过?慢车至少需要等多长时间?(快、慢车的长度忽略)

答案

(1)慢车此时走了:

(45×

1
2
-8)÷(60-45)×60+8,

=(

45
2
-8)÷15×60+8,

=

29
2
÷15×60+8,

=58+8,

=66(千米);

它不能在70千米那个站停靠,因为在那里停靠,两车之间的距离就少于了8千米了,因此慢车停靠的是距离甲城市60千米那个站.

答:这列慢车最迟应该在距离甲城市60千米的小车站停车,让快车超过.

(2)当慢车靠站时,快车行了:

60
45
-
1
2
=
5
6
小时=50(分钟);

当快车行到60+8=68千米时,慢车就可以出站了,快车行到68千米处需要:

68÷60=

68
60
小时=68(分钟);

那么慢车靠站用了:

68-50=18(分钟).

答:慢车至少需要等18分钟.

名词解释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 * * 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 * * 并重。”

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 * * 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前期(1949年——1956年)的重大举措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如何为中 * * 的伟大复兴开辟“新纪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