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下列哪些病人不应该怀疑肺癌()

A.出现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

B.持续或反复在短期内痰中带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C.局限而固定的喘鸣音或湿啰音,随咳嗽而改变者

D.原因不明的肺脓肿,中毒症状轻、痰量少,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者

E.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痛及杵状指,或前述副癌综合征表现者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肺癌的早期诊断与病人的肺癌防治知识和及时检查以及医务人员对肺癌早期征象的高度警惕相关。凡年龄在40岁以上,尤其有长期吸烟史者,出现下列临床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肺癌的可能性:出现刺激性咳嗽持续2~3周,治疗无效;原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咳嗽性质改变者;持续或反复在短期内痰中带血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局限性而固定的喘鸣音或湿啰音,不因咳嗽而改变者;反复发生同一部位的肺炎,特别是段性肺炎,起病缓慢、抗生素疗效差、炎症吸收缓慢者;原因不明的肺脓肿,中毒症状轻、痰量少,抗炎治疗效果不明显者;X线上有原因不明的段、叶肺不张或局限性肺气肿,或单侧肺门阴影增大,或孤立的圆形病灶;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下,原有结核病灶已稳定,而形态或性质发生改变或附近出现新结节、团块状病灶;无中毒症状的胸腔积液,增长快,尤以血性者;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四肢关节痛及杵状指,或前述副癌综合征表现者。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后一句话,因此,就很不满意陶渊明的读书态度。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而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因此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劝诫学者不要太固执、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英雄记钞》,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______观其大略者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语录言:“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不是说未读懂的地方就放过不理会了,而是暂且放过,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根据本文,人们通常把“好读书,不求甚解”理解为( )。

A.不能够就所读书籍提出自己的见解
B.读书应该广泛涉猎从而扩大知识面
C.应多读书但无需完全理解书籍内容
D.遇到不明白的问题不会向他人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