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一)
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下列是该公司2011年、2012年长期股权投资等业务的有关资料:
(1)2011年1月1日,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尚未偿还甲公司账款,该笔账款的账面余额为1100万元。甲公司已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1月3日,经双方协商,达成债务重组协议,甲公司同意乙公司以银行存款100万元、A专利权和所持有的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抵偿全部债务。A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0万元,甲公司将该专利权作为无形资产核算。持有的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400万元,公允价值(等于可收回金额)为600万元,甲公司准备长期持有所取得的丙公司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长期股权投资。当日,双方办理完专利权的产权转移手续和股权过户手续,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此前,甲公司未持有丙公司股权,取得后,持有丙公司10%股权。2011年2月18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宣告并发放的2010年度现金股利20万元。2011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未发生其他引起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事项。
(2)2012年1月10日,甲公司购入丙公司10%的股权,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4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0.01万元。现已持有丙公司20%的股权,甲公司决定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长期股权投资。当日,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5000万元。
(3)为奖励本公司职工,甲公司2012年2月18日按市价回购本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50万股,实际支付价款400万元(含交易费用)。3月10日将回购的50万股普通股奖励给职工,奖励时按每股5元确定奖励股份的实际金额,同时向职工收取每股1元的现金。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1月10日,甲公司对丙公司新增10%的长期股权投资,该部分股权投资入账时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为( )万元。

A.80
B.90
C.100
D.110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2012年1月10日,甲公司追加投资购入丙公司10%的股权,投资成本=1400+10=1410(万元),应享有的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5000×10%=1500(万元),所以甲公司应确认的营业外收入=1500-1410=90(万元)。

阅读理解与欣赏

  大木结构是古建筑的主要结构,其损坏程度往往决定了维修工程的性质。抢险加固工程,是针对古建筑险情所采取的、临时性的、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应急的安全措施;维护保养工程,主要是指以日常保养性的工作为主的维护工程。如屋面除草、零星的小修小补、室内油饰、粉刷以及零星的补配等;维修工程,又可分为一般性维修和重点维修工程。一般性维修包括:少量的大木修补和墩接、屋面局部揭瓦、墙体修补、局部拆砌、地面修补、局部挖补、油饰彩画以及化学保护等;重点维修工程包括挑顶打牮拨正,局部及全部大木落架及墙体大面积重新拆砌等。

  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忽视技术规范(1)中强调的“损坏程度超过规范(2)应优先考虑加固”的这一环节,只注意强调“超过规范(3)必须更换”,文物建筑在维修中木件更换量过大的现象屡见不鲜。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经过大修甚至一般维修,文物原构件及价值损失量就已很大,如果再增加一些不必要的更换,就可能使修缮后的古建筑的文物价值降低很多。

  在古建筑的维修工程中,勘察柱子是否糟朽时,普遍的现象是,工程涉及的柱子,凡有包砌,都要拆开检查。这种比较盲目且常见的检查方式,会使许多古建筑中没有问题的柱子两侧的墙体也同样被“开膛”,所以,应采取钻探等一些更科学的办法,尽量减少因对古建筑的修缮而给文物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修缮方案中,常见到的一句话就是“糟朽严重”,好一点的,描述一下糟朽高度和深度,未做勘查的则在说明中注明“待施工中进一步勘查后再定”,在实际修缮中这类方案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给工作带来难度。所以,需要仔细研究、具体分析,查清糟朽原因、深度、高度和具体位置,同时说明结构的安全状况,尽可能用数字量化。

  选用维修木材也是文物保护工程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木材含水率普遍较高,如果使用这些含水率较高的构件,日后木材极易变形糟朽,从而给古建筑埋下新的隐患。即使修缮时木料含水率符合要求,但修复中由于施工和天气的原因,还会出现二次含水率超标的问题。所以不要只看木材表面干了就进行油饰封护,应该恢复隔年开春油饰这种好的传统,以确保古建筑百年大计。

  注解:落架:将建筑各部件按照严格顺序拆下,然后再按拆时顺序逐一组装的维修方法。

1、据2006年3月29日《北京日报》报道,举世瞩目的故宫太和殿维修工程,工程性质为“现状保护维修”,具体项目有:墩接、修补腐朽的木柱;更换破碎琉璃瓦、恢复瓦面釉色,清洗加固装饰构件;复原外檐彩画……从上述描述来看,这一工程最接近文中提到的哪一类工程?[ ]

A、抢险加固工程

B、维护保养工程

C、一般性维修工程

D、重点维修工程

2、下列对第二段划线语句中三处“规范”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1)(2)(3)都相同。

B、(1)与(2)不同,(2)与(3)相同。

C、(1)与(2)相同,(2)与(3)不同。

D、(1)(2)(3)都不相同。

3、作者所强调的“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应以‘修’为主”这一观点,主要针对以下哪种操作误区?[ ]

A、维修工程中,木制构件的更换量往往过大。

B、勘察柱子时,对柱子包砌的拆开范围过大。

C、制定方案时,对糟朽细节未做详细的勘查。

D、常选用含水率较高的木制构件,埋下隐患。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