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6分)
上元灯词
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
———— 节选自《乾隆御制诗》
问题:
(1)间年“外域”有什么人曾来到中国?(1分)
(2)“关不开”体现的是清政府的什么做法?(1分)
(3)“人事天时诚极盛”体现了当时统治者的什么心态?(1分)
(4)这种做法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哪些深远影响?(3分)
答案
(1)传教士、西方殖民者(1分);
闭关锁国政策(1分);
(3)对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极度自信,妄自尊大(1分);
(4)中国商人不能主动去找海外市场,手工业只能缓慢发展;中西文化交往断绝,阻碍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2分)。
能答出其它的观点给1分(如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有利于阻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等等)
此题主要考查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所谓闭关自守政策,即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它是封闭落后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某种民族自卫作用,保护了封建自然经济。但更多的是它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国内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造成了经济技术的落后,导致近代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中国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结合材料和上述分析即可回答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