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4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盐池盛产食盐,在南风盛行的季节,湖边盐田常有“南风一吹,隔宿成盐”的奇特现象;下图中a为盐池及周边地区图,某地理研究小组研究发现,图a中甲河流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对盐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图中b为某地理研究小组绘制的图a中①处河流河床剖面图,研究小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该河床剖面的形成与黄河先后流经的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下表为运城的气候资料。

(1)简析盐池湖边的盐田“南风—吹,隔宿成盐”现象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图a中甲河流域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对盐池产生的影响。(8分)

(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图b中所示黄河河床剖面的形成过程。(10分)

答案

(1)(偏东南)南风盛行的季节为夏季,气温高;(2分)盐池位于中条山的北侧,(偏东南)南风的背风坡,(2分)气流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少,蒸发旺,(2分)利于晒盐。

(2)(甲河流域春季降水少)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2分)(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入湖泥沙增多,(湖泊泥沙淤积严重)面积缩小(蓄水量减少);(2分)湖水盐度升高。(2分)湖泊面积萎缩和水质变坏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3)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情况差,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2分)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2分)当黄河进入下游河段时,由于地势平坦,流速变缓,于是大量的泥沙在此沉积,(2分)经长期积累,堆积在河床上,致使河床升高(2分);又由于黄河流量季节变化大(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丰水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 (2分)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约束洪水,(2分)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越大,最终形成地上河。

题目分析:

(1)读图,图示区位于我国,偏东南或南风盛行的季节为夏季,气温高,蒸发多。图中盐池位于中条山的北侧,处于背风坡,受气流下沉影响,气温升高,降水少,蒸发旺,利于晒盐。所以有“南风—吹,隔宿成盐”现象。

(2)读图,甲河流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春季降水少,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大规模发展种植业,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加剧,入湖泥沙增多,湖泊泥沙淤积严重,面积缩小,湖泊蓄水量减少。入湖水量少,蒸发多,湖水盐度升高。湖泊面积萎缩导致水质变坏,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3)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时由于流速快,而所经地段植被覆盖情况差,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当黄河进入下游河段时,由于地势平坦,流速变缓,于是大量的泥沙在此沉积。经长期积累,堆积在河床上,致使河床升高。黄河流量季节变化大,河床高,两岸地区每逢汛期,便面临着洪水的威胁。所以人们采取修筑堤防的方式约束洪水,每年河床淤积泥沙升高,就要加固、加高大堤,致使河床与两岸地面的高差越越大,最终形成地上河。

填空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