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高一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现在是高一的学生,在班级里求助者和同学的关系一般。求助者刚进入高中,学习压力比较大,而且老师的管理也比较严格,学习比较辛苦。求助者学习很努力,班主任老师每天都要督促大家学习,求助者有一次上课瞌睡,被班主任看到了当众严厉批评了他,还罚他打扫一周的卫生,求助者不服,找到班主任讲理,又遭到班主任的批评,为此求助者非常生气,之后常常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班主任非常生气,于是向求助者的父母反映这件事情。求助者认为是班主任看不惯自己,因此很痛恨班主任,但自己又很无奈。一气之下回家不上学了,整天在家里玩网络游戏,父母多次劝求助者回学校上课,但是求助者听不进去,还说父母也和老师一样看不惯自己,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吵架。两个月以前求助者在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刺到嗓子眼了,当时心慌、出冷汗,恐惧。去医院把鱼刺取出来以后求助者还认为鱼刺还在嗓子眼里,认为鱼刺会导致嗓子发炎以至于腐烂,以后自己就很难进食了。所以自此之后求助者就只喝粥,说别的东西已经咽不下去了,求助者很快就从135多斤降到90斤左右,而且头发发黄,皮肤也变得很暗淡。求助者多次去医院进行治疗,医生都说求助者没有任何疾病,求助者父母多次给儿子讲道理、规劝都无济于事,求助者还认为自己的父母不理解自己,对自己的儿子那么残忍,经常为了这件事情与父母吵闹,求助者内心极度痛苦,求助者想解决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来做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的父母均是农民.母亲在年轻的时候"曾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求助者从小性格内向偏执,和小朋友们不怎么来往,不合群,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总是觉得求助者与小朋友们格格不入。求助者的学习成绩一般,勉强考上高中。请根据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对该求助者应考虑哪些初步诊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1)精神障碍。求助者出现内脏幻觉,并坚信不疑,可疑家族遗传病史。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是在个体发育成长过程中,因遗传、先天以及后天不良环境因素造成的个体心理与行为的持久性的固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偏离社会文化背景,并给个体自身带来痛苦,或贻害周围。其包括: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本案例中的求助者对于老师的批评很生气而且总是一直不肯原谅。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固执已见为特点。本案例中的求助者从小就有怪癖,不合群,与他人格格不入,性格内向偏执。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绪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的人际关系异常。开始于青少年,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

(3)严重心理问题。这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较长、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本案例中求助者因为老师的批评和惩罚让求助者很生气,求助者因此休学在家,社会功能损害严重,并因为鱼刺的事情不吃饭而且体重明显下降,心理问题已经泛化,但是没有器质性病变。

(4)疑病性神经症。疑病妄想的患者会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因而到处求医,即使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验证都不能纠正其歪曲的信念,称疑病妄想,又称虚无妄想。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由于鱼刺事件对自己的嗓子健康过于注意,有疑病倾向。

5)可能有躯体疾病,本案例中的求助者的体重明显下降。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4个小题

  所谓太阳能发电卫星是指载太阳能电池壁板的卫星。它在轨道上保持与地球同步时,所产生的电能交换成微波束送回地面使用。日本科学家设想的太阳能发电卫星SPS2000大致上由两个系统组成。一是在宇宙空间进行发电的卫星,二是在地面上接收从卫星发回来电波的受电设施。

  发电卫星的形状为每边336米的正三角柱,柱长为303米。三角柱的两个侧面布满着非晶态硅太阳能电池,发电功率为每平方米1.4千瓦。剩下的朝着地球的这一面的中央,放置着边长为 132米的正方形的送电天线。

  发电卫星的组成,除发电、集电以及送电部分外,还有起通信、控制作用的总线部分,形成卫星骨架的结构部分,用于组装和维护用的机器人等,总重量约240吨。

  接收卫星发回来的微波能束,并将其变换为电能的地面设施称为受电设施。它由负责卫星跟踪和进行受电控制的控制部分,以及负责送电和储电的部分等组成。为了能把卫星发送回来的全部电能都接收下来,需要直径2千米的受电设施。受电设施分布在若干地方,当每次卫星对一个地方的受电设施送电时,可以受电的时间为227秒,而受电的周期为116分左右,可平均连续地发出 250千瓦的电能。

  由于受电设施非常庞大,所以有人设想采用线网状反射式的受电设施,可以只把电波集中起来,而能从网眼中透过80%以上的阳光,从而不对环境造成影响。

  从卫星上向地面受电设施送电的机构,接收从地面上往卫星发送的导向电波束,根据这一电波束,卫星便能计算出受电设施位于什么地方,然后相应地改变电微波的相位,使微波束朝着受电设施方向送电。所以受电设施以外的地方,不用担心高能电微波束的照射。就是在受电部分电能量密度最高处的受电设施中心部分,电能量密度也在每平方厘米1毫瓦以下(每平方米10瓦以下)。完全能够满足在2.45兆赫时国际安全标准的要求,对人体和环境都不会有影响。

根据文意,不属于“太阳能发电卫星”两大系统的一项是()。

A.柱长为303米、每边为336米、两个侧面布满着非晶态硅太阳电池的正三角柱

B.卫星骨架,起通信、控制作用的总线以及用于组装和维护用的机器人

C.朝着地球的边长为132米的正方形的送电天线

D.分布在若干地方能透过80%以上阳光的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