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他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美国专使顾盛给美国政府的报告(1844年)

材料二:(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畬《灜环志略》(1848年)

材料三:定名中华共和国。……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

———邹容《革命军》(1903年)

材料四: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

———胡 * * 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什么条约“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晚清时期美国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2)美国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联系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 * * 机构、宪法三方面受美国政治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举出晚清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说明晚清中美关系的特点。

答案

(1)《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辛丑条约》。

(2)美国没有王侯贵族,没有世袭制度,国家大事由公众讨论。确立民主共和政体,以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中央 * * 机构,制定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从洋务运动开始,先后有多批学生到美国留学。许多人学成回国成为杰出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4)一方面美国政府多次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交流。

本题以中美近现代关系为主线,体会中美关系的变化。在回答(1)问时,注意审题,只回答条约的名称。在回答(2)问时,注意仔细阅读材料,寻求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答案。在回答(3)问时,注意时间定在洋务运动期间,作用一定要和中国近代化联系在一起。在回答(4)时,注意时间定位,“辩证说明”。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