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2013年3月上旬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十一五”时期,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为我国的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国在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材料表明 (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小题2:《规划》提出,未来20年,瞄准科技前沿研究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的国际趋势和国内基础,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材料中蕴含的哲理有( )。
①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事物的发展要经过量的积累过程
③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
④完善科技基础设施体系是我国制定《规划》的目的与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1:题目分析:题中材料“‘十一五’时期,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使我国在粒子物理、核物理、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体现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故①④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事物的联系有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两种,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②③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小题2:题目分析:本题材料中“以能源、生命、地球系统与环境、材料、粒子物理和核物理、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7个科学领域为重点”,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观点,故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从预研、新建、推进和提升四个层面逐步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强调的是量的积累,故②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故①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故④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