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 * *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请运用所学哲学观点,对材料一进行分析。(8分)
材料二 2013年8月19日,李克强 * * 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持续发展经济,不断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是本届政府的主要任务和努力方向。为此,必须把握好经济发展走势和宏观政策取向。当前国际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一些长期积累的矛盾凸显。我国经济发展已步入转型期,需要着力提高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从根本上说,这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此促进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说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从根本上说还是要靠着力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6分)
(1)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分)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分)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起统率作用,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1分)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1分)③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要求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分)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1分)④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更好地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分)要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1分)
(2)①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调整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2分)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调整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上层建筑,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2分)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
题目分析:(1)作答本题时要认真研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题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体现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答题范围为寻觅社会的真谛,作答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组织答案,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