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一个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四边形是(    )形。

答案

正方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商品销售均为正常的商品交易,销售价格均为公允价格,且不含增值税;除特别说明外,采用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 1%。2005年5月31日,“应收账款”科目借方余额为1000万元,全部为向戊公司赊销商品应收的账款,“坏账准备”科目贷方余额为10万元;“应收票据’’和“其他应收款’科目无余额。甲公司2005年6月至12月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 6月1日,向乙公司赊销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2000万元,增值税为340万元,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为2005年12月1日。商品成本为 1500万元。该商品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2) 6月10日,向丙公司赊销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400万元,增值税为68万元,合同规定的收款日期为2005年10月10日。商品成本为 300万元。该商品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3) 6月20日,向丁公司赊销一批商品,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 1000万元,增值税为170万元;收到丁公司开具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日为2005,年12月20日。商品成本为800万元。该商品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4) 6月25日,收到应收戊公司账款800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
(5) 6月30日,甲公司对各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其中,对应收乙公司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5%。假定6月份除上述业务外,甲公司没有发生其他有关应收款项的业务。
(6) 9月10日,应收丙公司的账款全部收到,款项已存入银行。
(7) 12月20日,丁公司因财务困难未支付票款。甲公司将应收票据转为应收账款。至 12月31日,甲公司尚未收到6月20日向丁公司赊销商品的账款。
(8) 12月31日,甲公司对各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其中,对应收乙公司账款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0%。假定2004年下半年除上述业务外,甲公司没有发生其他有关应收款项的业务。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公司与上述公司业务相关的会计分录(涉及商品销售的,只编制确认相关销售收入及增值税的会计分录)。(“应交税金”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实现中 * * 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材料一 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新中国从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这样两种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性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以后30年好。

(4)请选择上述两种观点中的一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论。(要求史论结合,推理严谨,表达准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