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已知函数f(x)=ax-2lnx,a∈R
(Ⅰ)求函数f(x)的极值;
(Ⅱ)对于曲线上的不同两点P1(x1,y1),P2(x2,y2),如果存在曲线上的点Q(x0,y0),且x1<x0<x2,使得曲线在点Q处的切线lP1P2,则称l为弦P1P2的伴随切线.当a=2时,已知两点A(1,f(1)),B(e,f(e)),试求弦AB的伴随切线l的方程;
(Ⅲ)设g(x)=
a+2e
x
   (a>0)
,若在[1,e]上至少存在一个x0,使得f(x0)>g(x0)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

(I)f′(x)=a-

2
x
,x>0.

当a≤0时,f'(x)<0,函数f(x)在(0,+∞)内是减函数,∴函数f(x)没有极值.

当a>0时,令f'(x)=0,得x=

2
a

当x变化时,f'(x)与f(x)变化情况如下表:

 x(0,
2
a
)
2
a
(
2
a
,+∞)
f'(x)-0+
f(x)单调递减极小值单调递增
∴当x=
2
a
时,f(x)取得极小值f(
2
a
)=2-2ln
2
a

综上,当a≤0时,f(x)没有极值;

当a>0时,f(x)的极小值为2-2ln

2
a
,没有极小值.

(Ⅱ)当a=2时,设切点Q(x0,y0),则切线l的斜率为f′(x0)=2-

2
x0
x0∈(1,e).

弦AB的斜率为kAB=

f(e)-f(1)
e-1
=
2(e-1)-2(1-0)
e-1
=2-
2
e-1

由已知得,lAB,则2-

2
x0
=2-
2
e-1
,解得x0=e-1,

所以,弦AB的伴随切线l的方程为:y=

2e-4
e-1
x+2-2ln(e-1).

(Ⅲ)本命题等价于f(x)-g(x)>0在[1,e]上有解,

设F(x)=f(x)-g(x)=ax-2lnx-

a+2e
x
,F'(x)=a-
2
x
+
a+2e
x2
=
ax2-2x+a+2e
x2
=
ax2+a+2(e-x)
x2
>0

所以F(x)为增函数,F(x)max=F(e).

依题意需F(e)>0,解得a>

4e
e2-1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4e
e2-1
,+∞).

阅读理解与欣赏

(12分)

让“低碳”成为一种习惯

①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低碳”之风扑面而来,一时间,“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等新概念、新政策在世界各国风起云涌。

②何谓“低碳生活”?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通过对居家、办公、交通、出游等个人生活方式或者消费习惯的简单改变,直接或间接地实现节能减排,最终达到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

③推行“低碳生活”,要从转变理念做起。努力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不仅是为拯救地球家园所做出的行动,也是为了使我国走上节能减排的新兴工业化道路,最大限度地节约有限资源,提高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树立与之相应的理念。要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向公众介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让“低碳”理念融入大家日常生活,并开展节水节电节气活动,以实际行动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④过“低碳生活”,要从小事做起。“低碳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涉及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据《生命时报》报道,少买一件衣服可减少二氧化碳2.5千克,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少用0.1立方米装修用木材,可减排二氧化碳64.3千克,少用1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少开一天车可减少98千克二氧化碳……就个人而言,过“低碳生活”,完全可以从改变一些生活细节入手,从点滴做起,积极实践“低碳生活”,让 “低碳”改变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一种时尚。

⑤倡导“低碳生活”,要强化责任意识。在生活中如何减少碳排放量,如何抑制全球变暖,我们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为了将来能喝上干净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放心食物,每个人都应“责”字当头。要把低碳工作、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正确的习惯培养起来,作为勤俭节约的重要内容来发扬,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平时少乘车多走路,少坐电梯多爬楼;多用网络办公,少用打印机;开短会、讲短话、行短文,改变那种高消耗、低效益等现象。总之,人人注意节能,事事讲究减排,处处推崇环保,就能形成巨大的“低碳”力量。             (李仁峰 李正祥)

小题1:“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请根据文意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3分)

小题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关于怎样过“低碳生活”,文章给出了那三条建议?(用原文回答)(3分)

小题4:“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你还能提出哪些好的建议?请简要写出三条。(3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