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徐某,男,20岁,家庭条件优越,整日无所事事。父亲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老板,在家时间不多,对徐某非常溺爱。母亲是家庭主妇,对徐某要求较为严格,但她喜欢逛街、搓麻将,管教徐某的时间并不多。徐某本来在徐州读书,学习成绩较好,读到小学五年级时,因为父亲的公司发展需要,而举家迁往北京,徐某也转学到北京某小学。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再加上家境富裕,徐某放学之后,常和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小学毕业后,他勉强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被分在差班。初中三年,徐某不是泡网吧,就是在外面闲逛,慢慢结识了一帮“哥们”,经常惹是生非。三年后,徐某没考上高中。父亲决定让他去职校或者技校读书,但母亲认为职校、技校学习氛围不好,不愿让其去。最终,父母就徐某读书的事没有达成一致,徐某就闲在家里,闷了就出去找“哥们”去。他17岁时,在一家舞厅将一青年打成腿骨骨折,受伤者父母要将他告上法庭,但徐某父母用钱帮他消去了这场灾难。现在,徐某越来越飞扬跋扈,开始喜欢上了飙车。徐某的母亲担心儿子的未来,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

[问题]


请针对案例中的情形,分析徐某不良习气的成因。

答案

参考答案:上述案例中,徐某不良习气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因素
生活环境的变化使徐某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并且,寓裕的家境为其提供了物质上的保障;到了青少年阶段,徐某交友不慎,进而误入歧途;由于法律意识淡薄,他将他人打伤。
(2)家庭因素
徐某的父母对徐某的教育问题态度不一致,致使徐某初中毕业就闲在家里,没有继续接受教育。父亲溺爱,母亲虽然严格,但又疏于管教,再加上他们与徐某的沟通都较少,不利于徐某的健康成长。特别是徐某父母处理问题时用金钱消灾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徐某不良习气的养成。
(3)学校因素
学校将班级划分为“好班”、“差班”的行为打击了徐某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其将自我认定为差生,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以至于自暴自弃,在泡网吧、结交闲散青年中寻求自我满足。
(4)社会环境因素
网吧、舞厅都是不适宜青少年出入的场所,但一些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毫不顾及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允许其入内,致使青少年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