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某人写了n封信,同时写了n个信封,然后将信任意装入信封,问:每封信都装错的情况有多少种?

答案

设这n封信依次为a、b、c…,

则第1封信a有(n-1)种放法,假设a放到了b对应的信封里,则b有(n-1)种放法;

假设b放到了c对应的信封里,则c有(n-2)种放法;

假设c放到了d对应的信封里,则d有(n-3)种放法;

依此类推,第n封信有1种放法;

则共有(n-1)(n-1)(n-2)(n-3)…1=(n-1)(n-1)!,

故每封信都装错的情况有(n-1)(n-1)!种.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段落,完成练习。

       1792年4月25日,普奥联军总司令布伦瑞克发布宣言,威胁法国人民必须恢复路易十六的一切权力,否则将对敢于反抗的居民“给予永世难忘的惩罚”。这个消息传到法国,引起法国人民的震惊和愤怒。阿尔萨斯省国民自卫工程兵上尉鲁日·德利尔当夜作词谱曲,创作了一首题为《莱茵军战歌》的歌曲。歌曲发表后迅速传到南方。6 月,马赛市一支500人的志愿军开赴巴黎。士兵们沿途高唱这首战歌,到达巴黎的巴士底广场。 歌声伴着鼓声,极大地鼓舞了军民士气。这首歌随即便更名为《马赛曲》。以后,在各个战场上, 在各种群众集会上,处处都可以听见人们高唱 《马赛曲》的嘹亮歌声。     

       一位德国诗人曾对德利尔说:“你是个可怕的人,你杀死了我们5万多名勇敢的德国人。”拿破仑也在一次打败奥军后说:“《马赛曲》是共和国最伟大的 * * 。”1792年10月17日,国民公会决定以《马赛曲》为共和国国歌。     

      这是近代史上第一首“国歌”。 

(1)上述文字的叙事线索是《马赛曲》的                                       和                   的过程。 

(2)《马赛曲》从创作到定为国歌,时间仅为半年,这说明它确实是一首                             

(3)“以后,在各个战场上,在各种群众集会上,处处都可以听见人们高唱《马赛曲》的嘹亮歌声。”句中的“处处”和                    相照应。 

(4)“一位德国诗人曾对德利尔说:‘你是个可怕的人,你杀死了我们5万多名勇敢的德国人。’”这话怎样理解?                                                      

(5)“《马赛曲》是共和国最伟大的 * * ”这一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作者引用德国诗人和拿破仑的话是为了说明                                      

(6)“这是近代史上第一首‘国歌’。”句中“国歌”加引号的作用是  [ ]

 A.引用       B.强调     C.特殊含义或特定称谓     D.讽刺或否定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