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大学生文化和生活价值观上,问卷通过多选题型考察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趋向,大学生喜欢的十类文化排序分别是:传统经典文化、现代文化、古代文化、中国民间民族文化、通俗流行文化、异国文化、全球共同文化、宗教文化、前卫(超前)文化和后现代文化。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知群体,在文化价值取向上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态势,大学生既热衷于现代文化,也保持对传统经典文化最浓厚的兴趣,只有小部分的大学生自认比较喜欢前卫文化和后现代文化。
在考察法律意识方面,问卷主要通过考察公民解决纠纷的途径来反映公民的法律意识。问卷设定了三种纠纷解决途径,即法律途径(“遵循法律和政策规定解决”)、行政途径(“找单位和领导帮助解决”)和武力途径(“通过恐吓、武力或其他施压方式解决”)三种,大学生在纠纷解决方面的选择情况分别为67.6%、28.9%和3.5%。应该说,只有极少部分大学生采取武力途径解决纠纷。在法律常识方面,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高达91.2%,在对我国已经颁布的部门法的了解上,选择《宪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婚姻法》的分别为:96.7%、94.7%、93.7%、89.8%和95.1%,几乎都在90%以上。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学生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法律。
在知识产权方面,93%的被调查者知道“世界知识产权日”,76%的被调查者明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现在是从‘制定’转入‘实施’”,48%的被调查者关注过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年受理的《十大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大学生在科学意识方面,大学生自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选择“按他人意志办事”的仪占6.3%,选择“据自己兴趣办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占45.6%和48.1%。而对“科学发展观”,表示“明确知道”的占35.7%,表示“知道一些,不太明确”的占58.6%,而表示“不知道”的占5.6%。
在科学行为方面,大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考察的重点。大学生自认“很少遇到问题”的仅占22.7%,而认为“经常遇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的原因”、“善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善于解决问题”四项的选择比例分别为57.1%、43.4%、39.5%和37.2%。

根据所给文字资料得出结论( )。

A.解决纠纷大学生用法律途径多于行政途径,用行政途径多于武力
B.在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方面,大学生是一个强势群体
C.大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法律
D.大学生法律意识强,法律知识丰富,并且是遵守和维护法律的先锋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从“大学生在纠纷解决方面的选择情况分别为67.6%、28.9%和3.5%”可知只有少数的大学生采用武力方式,而行政途径不使用武力来解决的,故A项错误。“在法律常识方面,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高达91.2%,”可知在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方面,大学生并不是一个强势群体,故B项错误。对比C、D两项,可知D项更全面。故选D。

问答题

(20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了19世纪,沙俄逐渐形成了夺取南疆喀什噶尔的基本构想:在经济上,替俄国资产阶级在这一亚洲心脏地区开辟其他列强不易进入的销售市场;在政治上,把它变成俄国控制下同英国角逐中亚的前哨阵地,进可以经帕米尔、克什米尔威胁英属印度,退足以阻遏英国向北的扩张。19世纪60年代,俄国正经历着巨大的社会变动。60年代中叶,沙俄还计划对伊犁和乌鲁木齐实行军事占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沙俄侵华史》材料二 1877~1882年,左宗棠连续五次上书清政府请求新疆建省。1877年7月,当西征军一举规复吐鲁番之际,他向清政府提出“设行省、置郡县”,指出:“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1844年11月17日,清政府正式发布新疆建省上谕:“新疆底定有年,绥(安定)边辑(和睦)民,事关重大,允宜统筹全局,厘定新章。……添设甘肃新疆巡抚、布政使各一员。”——摘编自沈传经、刘泱泱《左宗棠传论》

根据材料一指出南疆喀什噶尔对俄罗斯的战略价值,(4分)以及俄国对新疆侵略计划的变化,( 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俄国方面分析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4 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