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主张。
参考答案: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流派侧重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其重要主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和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依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的智能发展。认为学习必须建立在业已发展的智慧结构基础之上,同时又要促进智慧的发展。
(2)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知识是人们赋予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成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教授任何一门学科,主要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该学科所特有的研究方法。因此,在他们看来,课程的知识结构是教学论的一个中心问题。
(3)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结构主义教育家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学习。他们从教育可以促进智慧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完成“学习准备”的状态并不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而主要是随环境和教育的作用而进展的。因此,教育不应消极地静待儿童自然成熟的到来才开始教其学习,而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使儿童尽可能早地开始学习某些学科的基本结构。
(4)提倡“发现学习法”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过程类似于人类探求知识的过程。因此,他们提倡“从发现中学习”的方法。在他们看来,“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情,确切地说,它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为了通晓某一门学科,不仅要掌握这门学科的一般原理,还要掌握学习这门学科的基本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发现”来学习,亲自去“发现”应该学到的学科基本结构或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
(5)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在现代社会,尽管应该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工具,但教师仍然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辅助者。教师应该注意对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研究,从儿童的心理能力出发,经常考虑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该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在结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使用一些教学装置或教学辅助工具,但这些装置或工具并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在结构主义教育家看来,教师的任务不仅是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装置来充当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榜样和典范。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力图从课程和教材的改革着手寻找教育改革的对策,因此,它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但是,结构主义教育的某些观点带有片面性,有的想法也过于天真和理想主义,致使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偏难,因此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也引起了人们不同的评论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