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某市6月份某周气温(单位:℃)为23、25、28、25、28、31、2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25、25

B.28、28

C.25、28

D.28、31

答案

题目分析: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3,25,25,28,28,28,31,

在这一组数据中28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28℃.

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是28,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故选B.

综合题

(6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居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巍,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编自《大金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分界线。(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读图9,回答(3)—(4)小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13分)

(4)说明燕京在区际联系中地理位置的重要性。(7分)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5)—(6)小题。

(5)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支持迁都一方的主张体现了哪些合理思想?(12分)

(6)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评析阴阳五行说与“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这两种建都观

点。(8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