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______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②“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新闻作品要想成为历史的“宏音”、时代的“响箭”,新闻记者就必须胸怀全局、__________,深入发掘新闻的理性力量,使新闻语言具有一种理性美。
③宇航员在月球上拍摄的“环形山”照片,是那样清晰,消释了多少代人对“皎皎银素盘”上阴影的__________。
④阿Q这个艺术形象,__________了鲁迅先生对国民灵魂弱点的认识深度。
A.雪上加霜 由表及里 疑窦 体现
B.适得其反高瞻远瞩疑虑表现
C.事与愿违高屋建瓴疑窦体现
D.南辕北辙见微知著疑虑表现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 ①改善弱者境遇,表达的是一种愿望,达不到……效果,表示与预期情况相反,由上面分析得出为“事与愿违”。②“胸怀全局”讲的是一种大局观念,是指横向上的全面,是广度,而“深入发掘”说的是深度。题干既包括广度,又有了深度,独缺高度,因此填入的成语应包含高度方面的内容,故表纵向上把握的“高屋建瓴”最合句意。“高瞻远瞩”是迷惑项,但它比喻眼光远大,还是停留在广度方面,不如“高屋建瓴”恰当。③“疑窦”的意思就是“疑点”,“疑虑”含有“顾虑”的意思,在这里不合语境。④“表现”,表示出来。“体现”,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