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已知函数,f(x)=alnx-ax-3(a∈R).
(1 )当a=1时,求函数f(x)的单调区间;
(2)若函数y=f(x)的图象在点(2,f(2))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45°,问:m在什么范围取值时,对于任意的t[1,2],函数g(x)=x3+x2[
m
2
+f′(x)]
在区间(t,3)丨上总存在极值?
答案

(Ⅰ) f′(x)=

a(1-x)
x
(x>0),

当a=1时,f′(x)=

1-x
x
,(x>0)

令导数大于0,可解得0<x<1,令导数小于0,可解得x<0(舍)或x>1

故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0,1),单调减区间是(1,+∞)

(Ⅱ) f′(2)=-

a
2
=1得a=-2,f(x)=-2lnx+2x-3

g(x)=x3+(

m
2
+2)x2-2x,

∴g'(x)=3x2+(m+4)x-2

∵g(x)在区间(t,3)上总不是单调函数,且g′(0)=-2

g′(t)<0
g′(3)>0

由题意知:对于任意的t∈[1,2],g′(t)<0恒成立,

所以有:

g′(1)<0
g′(2)<0
g′(3)>0

-

37
3
<m<-9.

实验题

为了测定一瓶久置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将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并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方案一:通过测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的方法测定碳酸钠的含量。实验设计一:如图1,在圆底烧瓶中放入20 g氢氧化钠样品,通过分液漏斗滴加稀盐酸,至气体不再产生为止,测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含量。  

①你认为这种方法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得到了实验设计二。  

实验设计二:用如图2所示装置,在D装置中装入碱石灰(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D中增加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从而测定出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请你回答:

②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不通空气,对实验结果的测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无影响”、“偏大”或“偏小”)。

③小明认为在D装置的后面再接一个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将20 g样品配制成溶液,在混合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    

④你认为选择氯化钙溶液或氯化钡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与碳酸钠发生反应更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经过滤、洗涤、干燥后,测得沉淀质量为3.94 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为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