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钦差各等大员……可在京师、或长行居住,或随时来往,总候本国谕旨遵行。”该项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答案:C
题目分析:题干涉及的是公使进驻北京,这出自1858年俄、美、英、法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公使进入北京;增辟十处为通商口岸(深入到中国内地汉口);外国军舰及商船可在长江口岸航行;可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赔英法军费各200万两、英商为200万两。危害:列强侵略涉及整个沿海地区并深入中国内地。
点评:用表格法识记。
条约、签订国 | 内容 | 速记办法 | 影响(要点) |
《南京条约》 英国 |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中国海关收取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 割香港; 赔银元; 开放五口; 关税协定。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国家 |
《天津条约》 英、法 | 1、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2、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 3、赔偿英法巨额白银; 4、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5、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通商口岸通航。 | 公使进驻; 增开十口; 赔白银; 外国人到内地; 外国船通行长江。 | 1、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
《北京条约》 英、法 |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 | 1、《天’》有效; 2、开天津; 3、割九龙; 4、增赔款 | |
《马关条约》 日本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 割辽东、台湾、澎湖; 赔2亿两; 开四口; 设厂免税。 | 1、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2、资本输出; 3、列强划分“势力范围”; 4、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 |
《辛丑条约》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 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去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改 * * 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 巨额赔款; 使馆界; 拆炮台,准驻兵; 惩反帝; 外务部。 | 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