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材料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材料三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什么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现此理想的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举制强调的这些观念有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评价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才识的人通过读书,就有机会进入各级官府任职,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许多读书人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主要途径,向往通过科举人仕,实现报效君主、安邦定国,济世救民的理想。
(3)科举制强调,唯有读书高,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 * * 在表面文化繁荣下日益衰弱的颓唐之势。
(4)这种情况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腐化的“官本位”思想的形成。这种“官念”至今仍有很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