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美)斯塔夫利亚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这段文字是对中国古代什么制度的描述?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完善这种制度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到了明代,这种制度“扼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国家规定必须在哪一范围内命题?考生必须用什么文体答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评价这种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科举制度。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
(2)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用“八股文”答卷。
(3)明清以前(或者前期)科举制度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使学生脱离了社会实际,钳制了人们思想,扼杀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