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计算:(a-2b+c)2-(3a-2b+c)(3a+2b-c)

答案

原式=[(a-2b)+c]2-[3a-(2b-c)][3a+(2b-c)]

=(a-2b)2+c2+2c(a-2b)-[9a2-(2b-c)2]

=a2+4b2-4ab+c2+2ac-4bc-(9a2-4b2-c2+4bc)

=a2+4b2-4ab+c2+2ac-4bc-9a2+4b2+c2-4bc

=-8a2+8b2+2c2-4ab+2ac-8bc.

阅读理解与欣赏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咪,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去,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选出正确答案,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

    A.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  

    B.说明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C.说明赵州桥结构的特点:结构巧,用料省,强度高,形式美。 

    D.说明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2.将这段文字划分成三个层次,在文中用“‖”隔开。 

3.作者以准确而生动的语言解说事物特点,或运用比喻,或列举数字,或引用古籍,或举例说明等。分析下边的句子,指出它们各属于哪一种?并指出这些句子分别说明了有关赵州桥的哪一点? 

(1)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答:                                                                                                         

(2)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答:                                                                                                      _  

(3)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答:                                                                                                                     _______     

(4)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答:                                                                                                                                       

(5)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答:                                                                                                                                       

4.要准确地说明对象,必须用语准确,讲究分寸,体会下边句子中加黑词语的作用。

(1)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答: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答: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题。

《生命 生命》

  (1)有一个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小时的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那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2)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就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但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3)蜜蜂一点儿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

  (4)没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又一次把它踩进沙土里。

  (5)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后,我发现脚边上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6)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查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却皱折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它又开始梳理那沾满沙土的胸部和腹部。

  (7)这蜜蜂很快就把挣扎的力量集中在皱折的左翅上。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捋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翔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8)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更清晰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中想到,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9)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他的小生命做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体力,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皱折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已被抚平。

  (10)蜜蜂终于感到自己恢复了体力,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3英寸远。这个生灵   A    得那么可怜,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的是更有力的捋翅和扑翅。

  (11)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6英寸远,最后   B    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的失误。

  (12)蜜蜂又起飞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了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慢慢飞向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只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经跪了好久好久。

 1.从“碰、撞、栽、摔”中选出适当的词填在A、B两处,A处应为______,B处应为__________。

2.“我可失去了耐心”一句中的“耐心”指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认为蜜蜂“肯定完了”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分析第4、5自然段“又”字的不同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分析第12自然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文章题目《生命,生命》改为《生命》好不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