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关于项目生产规模分析中原辅料供给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所需要的主要原辅料的名称、品种、规格、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其他质量上的要求加以了解

B.根据项目的设计生产能力、选用的工艺技术和使用的设备来估算所需原辅料的数量,并分析预测其供应的稳定性和保证程度

C.预测主要投入物价格未来的变化趋势

D.分析拟建项目存储设施规模是否适应生产的连续性,其原辅料的储备量是否合理

E.银行分析评估原辅料的供应条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项目的主要投入物是否符合项目的要求、来源是否稳定可靠、价格是否经济合理,从而进一步分析评估项目的生产是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答案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 主要原辅料的投入物的质量性能特征对特定项目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程度影响极大。主要原辅料的供应是保证项目产生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主要投入物价格影响到生产成本。项目存储设施规模是为了保持最佳存活规模,达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多项选择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2013年1月31日,《中 * *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2003~2011年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注:我国绝大多数农民经营的土地规模小,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科技化的推广,无形中加大了生产成本。

材料二: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

材料三: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有序健康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其中,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过程。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国城镇化至少可维持每年4%~5%的经济增长。

揭示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发展家庭农场等适度规模经营的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