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情形中,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自该情况消灭之日起继续计算的有( )。

A.出现台风天气耽误申请人申请的

B.有权申请的公民死亡的,其继承人尚未确定的

C.有权申请的法人出现合并的情形

D.由于地震导致当地交通断绝,耽误申请人申请的

E.有权申请的人需要办理其他业务而耽误了申请的

答案

参考答案:A,B,C,E

解析: 行政复议期限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地震、水灾、火灾、战争等情况。“其他正当理由”主要指依靠主观努力难以克服或制止发生的情况,如公民生病、交通断绝、法人正处于分立或合并之际等。

问答题 简答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假如人类消失,地球将会怎样》,回答问题。

假如人类消失,地球将会怎样

  ⑴人类的活动给地球带来了文明,也改变了地球的环境。我们相信,如果没有人类,地球不会是今天这个样子。这使我们想到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人类因为某些原因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活动终止了,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毁灭”的第一周

  ⑵人类突然消失后,全世界核电站紧急用燃料一周内将用完,柴油发电机无法工作,导致核反应器外的水无法循 环冷却。随后,全世界几百个核反应堆将发生灾难,核反应堆冷却系统的柴油发动机由于失去燃料供应,将会全部罢工,核反应堆将一个接一个由于过热而燃烧、熔化甚至爆炸,地球上将同时发生数百起切尔诺贝利式的核泄漏灾难。 /城市建筑将坍塌

  ⑶沿海城市将最先“覆灭”。因为抽水用的水泵不再运转,地铁、地下公路等地下世界将成为水世界。

  ⑷水和野草从根基腐蚀掉整个城市,任何用木头建造的建筑物将开始坍塌,尤其是在白蚁繁盛的地区。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内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在一个世纪内,几乎所有的汽车都将生锈腐烂掉。

  ⑸玻璃和钢结构建筑会在200年之内倒塌。而曾经是巴黎标志性建筑的埃菲尔铁塔也将会被严重的锈蚀所摧毁。当然,所有的桥梁也将遭受类似的命运。

  ⑹500年后,城市的核心区已被森林所覆盖。那些处于温带气候条件下的城市中将只能看到茂密的森林,曾经辉煌的摩天大楼和高大教堂将只剩下一片片的残骸。

地球重新变成动植物的天堂

  ⑺当人类消失后,一些依赖人类生存的动物将会遭受苦难,譬如老鼠、蟑螂、八哥、母牛、绵羊和其他农场动物。寄居人类身上的头虱将会在一年之内灭绝,艾滋病毒也将从地球上绝迹。地球会变成野生动植物的天堂。上万种濒危物种逐渐恢复到原有的数量。

人类文明记录将消失

  ⑻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几乎不会留下人类曾经存在的痕迹。但有一种情况例外,如果它们正巧被掩埋在沙土层中,由于缺少空气和水,它们或许仍可以幸存成千上万年,并且1万年后仍然可以被阅读。

人类最长久的遗产

  ⑼事实上,在 人类的所有发明中,塑料袋也许是最拒绝被大自然力量毁灭的人类遗产之一。即使过去1万年,大多数塑料袋仍然不会消失。如果这时有外星人来到地球,那么他们将只能找到一些青铜雕像的残骸、不锈钢器具和大量的塑料垃圾。当然,要找到这些遗存之物,他们必须进行广泛的挖掘或是潜入到海水底部。

  ⑽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⑾人类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全文用了很多表示猜测的词语,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试说说加粗的词语能 否删除?为什么?

⑴城市中的许多建筑物将在20年倒塌,30年后几乎所有民宅都会成为废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100年后,绝大部分与人类经历有关的记录——书籍,相片,电子数据也将统统消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文用了许多表示事件的数量关系词语,作者这样列出来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最后说这个假设给我们带来了启示,请你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续写一个结尾,提醒人们在改造地球时不要忘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现实,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请你假想一下假如人类消失,地球还会有怎样的变化?(文中提过的不可以再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