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宇宙惊现大空洞颠覆大爆炸论

  据美国《科学日报》8月23日报道,美国天文学家惊奇地发现宇宙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洞。这个大洞距地球约60亿至100亿光年,据称,在这个空洞发现之前,天文学家还未曾发现过这样大体积比例的空洞。它位于猎户星座以南的波江星座的众多星系之中。它的直径竟有10亿光年,它并不像黑洞一样,拥有着小体积和高密度。相反,在这个巨大的空洞中没有星体、气体和其他正常的太空物质,并且缺少弥漫在宇宙之中的神秘的暗物质。

  宇宙就宛如一个三维的立体“渔网”,由于密度分布的不平均造成的“窟窿眼”就是空洞。宇宙中为什么会出现空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程学雷研究员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在天文学里,空洞指的是丝状结构之间的空间;空洞中只包含很少或完全不包含任何星系。如果用一个鲜活的比喻来形容,宇宙就宛如一个三维立体的“渔网”,网线密集的地方就形成一个结点,结点处的密度要高于其他区域,因此,在结点处的物质就要多一些,也是各种恒星、星云等星系诞生的地点。而网线交织稀疏处,就出现了空洞。那么这个巨大的宇宙空洞到底为何不同寻常?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的一位研究空间物理的专家认为,这个巨大的空洞很可能将颠覆“宇宙大爆炸”理论。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所谓“原始火球”也就是一个无限小的点,火球爆炸,宇宙就开始膨胀,物质密度逐渐变稀,温度也逐渐降低,直到今天宇宙呈现给人们的状态。而霍金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对宇宙起源后10到43秒间宇宙演化的图景作了清晰的阐释,那就是宇宙起源于比原子还要小的奇点,然后是大爆炸,通过大爆炸的能量形成了一些基本粒子,这些粒子在能量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至此,大爆炸宇宙模型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

  理论物理所的一位专家表示,根据宇宙大爆炸的原理,宇宙是从一个点出发,往外膨胀并爆炸的,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爆炸的结果一定是各向同性。什么是各向同性呢?他举例,如果人们往外扔一颗炸弹,人们能看见炸弹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各向同性是指爆炸的结果应该是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各个方向都会被袭击到。如果,偶尔在某个度,有一小块地方没被炸到,那么这是能够理解的,但如果确定是在爆炸的波及范围内,有比较大的一块区域没有被炸到,那就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认为这次发现的这个巨大空洞正在考验着宇宙大爆炸理论,也许随着研究和观测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宇宙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后,巨大空洞极有可能颠覆宇宙大爆炸论,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后,彻底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理论。上海天文馆一位研究人员可不赞同这样的结论,记者采访的这位专家说,这个空洞的发现还不足以颠覆“宇宙大爆炸”理论。她认为,这次的空洞之所以大,可能是因为在宇宙大爆炸时形成的空洞,随后又不断地氧化变得更大而已。随着观测仪器和技术的改进,也许以后还会观测到更大的空洞。至于空洞里为何空空如也?她阐述,空洞的产生就是由于宇宙间密度分布的不平均造成的,密度大的区域具有较大的重力,能从密度较小的区域吸纳物质。在宇宙130亿的演变中,这场“物质争夺战”的结果就是某些宇宙区域形成了空洞。这位专家解释,宇宙大爆炸论虽已是天文学界的主流流派,但至今仍然缺乏大量实验的支持,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对空洞的成因,在天文学界里,搞宇宙学研究、射电望远镜观测研究和基础物理学研究的专家,可能都有各自不同的观点。(选自《北京科技报》,有删改)

1.关于“空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空洞就是指宛如三维的立体“渔网”的宇宙中“网线”密集的结点处,是各种恒星、星云等星系诞生的地点。

B.刚刚发现的宇宙“空洞”直径竟有10亿光年,它和黑洞一样,拥有着小体积和高密度。

C.空洞中不包含任何星系,甚至没有宇宙之中的神秘的暗物质。

D.新发现的巨大空洞中没有星体、气体和其他正常的太空物质,并且缺少弥漫在宇宙之中的神秘的暗物质。

2.关于“宇宙大爆炸的原理”和霍金的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宇宙在遥远的过去曾处于一种极度高温和极大密度的状态,是一个无限小的点,宇宙的这种状态被形象地称为“原始火球”。

B.宇宙现在的状态,密度要比宇宙大爆炸前小得多,温度也比爆炸前低了许多。

C.宇宙起源后10到43秒间宇宙演化的图景是宇宙从比原子还要小的奇点,经过大爆炸,借助大爆炸的能量直接形成了宇宙中的各种物质。

D.霍金所解释的大爆炸宇宙模型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宇宙图景理论,这一理论是霍金的最大贡献。

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人认为这个巨大的空洞很有可能将颠覆“宇宙大爆炸”理论,其依据是宇宙爆炸的结果一定是各向同性,爆炸的结果应该是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各个方向都会被袭击到。

B.上海天文馆一位研究人员不赞同巨大空洞能颠覆宇宙大爆炸理论,她认为宇宙间密度分布不平均,密度大的区域具有较大的重力,能从密度较小的区域吸纳物质是巨大空洞形成的原因。

C.天文学界一致认为空洞的产生就是由于宇宙间密度分布的不平均造成的,因为密度大的区域具有较大的重力,能从密度较小的区域吸纳物质,从而形成空洞。

D.人们只要对宇宙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后,巨大空洞就一定能颠覆宇宙大爆炸理论,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横空出世后,彻底颠覆了牛顿的经典理论。

答案

1.D

2.C

3.A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苏世长,京兆武功人。十余岁,上书周武帝,帝异其幼,问读何书,对“治《孝经》《论语》。”帝曰:“何言可道?”答曰:“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帝曰:“善。”令于兽门馆读书。

入隋,为长安令,数条奏便宜。后为王世充太子太保,与豆卢行褒戍襄阳。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洛阳平,世长始与豆卢行褒归,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禽之,万夫敛手。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且武功旧人,乱离以来,死亡略尽,唯臣得见太平。若杀之,是绝其类。”帝笑释之。授玉山屯监。与语平生,调之曰:“卿自谓佞邪,直邪?”对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为背贼归我?”对曰:“洛阳平,天下为一,臣智穷力竭,乃归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据汉南,尚为勍敌。”帝大笑,嘲曰:“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长曰:“名长意短,诚如圣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诏。昔窦融以河西降汉,十世侯之;臣举汉南以归,唯蒙屯监。”帝悦,拜谏议大夫。世长有机辩大率如此。

从猎泾阳,大获。帝入旌门,顾谓朝臣曰:“今日畋,乐乎?”世长曰:“陛下废万机,事游猎,不满十旬,未为乐也。”帝色变,既而笑曰:“狂态发邪?”曰:“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侍宴披香殿,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帝曰:“卿好谏似直,然诈也。岂不知此殿我所营,乃诡云炀帝邪?”对曰:“臣但见倾宫、鹿台,非受命圣人所为者。陛下武功旧第,才蔽风雨,时以为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归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复朴素。今乃即其宫加雕饰焉,欲易其乱,宁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长简率无威仪。初在陕,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挞于市,五伯疾其诡,鞭之流血,世长不胜痛,呼而走,观者咸以为笑,议者方称其诈。

……

贞观初,使突厥,与颉利争礼,不屈,拒却赂遗,朝廷壮之。后出为巴州刺史,舟败,溺死。

赞曰:始唐有天下,惩刈隋敝,敷内谠言,而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藉以劝天下,虽触禁忌,而无忤情。及祸乱已平,君位尊安,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时异也。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帝诛褒而诮世长,顿首谢曰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B.乃诡云炀帝邪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五伯疾其诡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D.欲易其乱,得乎秦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世长有机辩”的一组是(   )

①为国者不敢侮于鳏寡。为政以德。

②岂有获鹿后忿同猎者,问争肉罪邪?

③为臣计则狂,为陛下计则忠。

④酒酣,进曰:“此炀帝作邪?何雕丽若此!”

⑤何名长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长仇然献忠,时主方褒听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苏世长少小爱读书,有胆魄,十余岁就上书皇上,谈治国之道,深受周武帝赏识。后历经隋唐两代,以机辩敢谏著称。

B.苏世长曾出使突厥,与突厥首领抗争,拒绝对方索礼的要求,朝廷认为他勇敢。

C.苏世长在陕引咎自挞,围观的人讥笑议论他诡诈,他不能忍受人们的讥笑议论,就逃跑了。

D.作者认为苏世长敢于进言,且多被采纳,而后来不少人进谏却多遭斥责,是时代情况不同了,而非劝谏技巧有高低。小题4:将上文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高祖与之旧,数遣使者谕降,褒杀之。 (4分)

                                                                         

(2) 后者视前人之为,犹以鲠论期荣,故时时遭斥让,为所厌苦。(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