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图,据图回答:

(1)对光时要转动[______]______ 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选择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左眼注视[______]______,并转动[______]______直到出现明亮的视野.

(2)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从______注视物镜,不要使之接触玻片,然后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后,再转动[9]______直到物像清晰.

(3)要想使视野中的位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4)一台显微镜有5×、10×、15×三个目镜,有10×、40×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高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答案

(1)显微镜的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白亮视野对光完成.

(2)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先用低倍的物镜找到物像,需要时再换高倍的物镜.寻找物像时,先用8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然后用9细准焦螺旋使物像调清晰.

(3)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最大的放大倍数就是选择目镜和物镜都是放大倍数最大的;即目镜选15×,物镜选40×,其放大倍数为600倍.

故答案为:(1)3;转换器;1;目镜;7;反光镜.   

(2)侧面;细准焦螺旋.

(3)右下方.   

(4)600.

问答题 简答题
问答题

材料1
2007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06年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5年,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比上一年扩大500元以上,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不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3。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比上一年拉大462元,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收入差距拉大545元。2000年到2005年的五年间,城镇居民中10%最高收入组与10%最低入组的收入之比从4.6倍上升到9.2倍,扩大了一倍。最后,中国劳动学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工资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不尽合理,部分行业及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其中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尤为突出。2000年,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2005年增加到4.88倍。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正如人们普遍所感到的那样,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
材料2
对于收入差距问题,长期以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社会上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收入的不平等,无论如何调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也有人说,当前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出现了两极分化,这都是改革造成的,证明改革“失败了”。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请回答:
(1)通过以上材料说明你对收入差距扩大的看法。
(2)我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3)如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