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1分)
材料一 实现中 * *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1分)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 * * 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 * * 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在50年代后期,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事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2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6分)
(4)中国几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了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哪些启示?(2分)
(1)事件:鸦片战争(1分)
影响:①自然经济开始瓦解;②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6分)
(2)事件: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根源:“左”倾错误(2分)
(3)表现:①农村首先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②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6分)
(4)启示: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作出政策的决策;
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言之成理即可。2分)
题目分析:(1)抓住材料一中的“中 * * 伟大复兴”关键信息分析可知,中 * * 危机的产生开始于鸦片战争,而“另一场梦的破碎”是指天朝上国的迷梦;对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主要是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主要经济成分角度分析归纳。
(2)考查现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知识点,第一小问应结合时间信息简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错误探索的主要历史事件;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到50年末错误的根源是“左”的错误。
(3)考查改革开放知识点,主要列举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4)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的曲折性,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