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叶,中法关系主要以传教“事业”为主线索。为了争夺远东控教权,法国天主教会和政府力求扩大天主教在华的传教势力,以收政治、外交、经济之利。拿破仑三世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并郑重地宣布:“打到中国去,为传教士讨还血债。”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武力侵入越南南部,开始寻找从越南通往中国云南的通道。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1885年6月在天津签订《中法新约》。其主要内容有: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在条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中法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3.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4.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5.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百度百科》
材料三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被世界舆论称为“外交核爆炸”。当日,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了建交公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公报只有两句话,44个字,堪称中国外交史上措词最简洁的外交公报。
——《密档之中法建交惊天下》
材料四 这位身高320米的“铁夫人”(埃菲尔铁塔)自建造以来第一次身披红装,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幸福和喜庆,更标志着中法全面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新闻网2004年01月25日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现任欧盟轮值 * * 国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将在2008年12月6日在波兰会见达赖喇嘛。
——外交部网站(2008年12月5日)
新京报讯 2013年6月5日,中国宣布对欧葡萄酒发起“双反”调查后,法国政府发言人当天称,法国政府持反对态度……在此前的中欧光伏反倾销案中,据称法国对征税投赞成票。有分析据此认为,中国此次对葡萄酒启动“双反”调查反制意味明显。因为欧盟葡萄酒对华出口国家仅法国就占对华出口超五成。 ——《新京报》(2013年6月6日)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是指哪场战争?这场战争的真实意图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法新约》的相关条款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3)联系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中法建交的“外交核爆炸”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4)依据材料四,归纳当代中法关系的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扩大侵华权益。
(2)打开了西南门户;破坏了我国的经济主权;利于资本主义资本输出。
(3)影响:有助于法国和西欧摆脱美国的控制,提高国际地位;有助于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包围;有助于提升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等(只要写出其中三点便可得6分,其他观点正确的也可酌情给分)
(4)趋势:友好合作是主流,但存在斗争和曲折。(2分)
题目分析:
(1)依据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中法关系主要以传教“事业”为主线索。为了争夺远东控教权,法国天主教会和政府力求扩大天主教在华的传教势力,以收政治、外交、经济之利...”,再结合鸦片战争的史实,即可说明“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是什么及其这场战争的真实意图。
(2)结合材料二“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国武力侵入越南南部,开始寻找从越南通往中国云南的通道...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及所学知识,即可说明《中法新约》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商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三个月内任命大使...”及所学知识,即可从法国、中国的角度概括中法建交的“外交核爆炸”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象征着中国文化中的幸福和喜庆,更标志着中法全面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现任欧盟轮值 * * 国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将在2008年12月6日在波兰会见达赖喇嘛...在此前的中欧光伏反倾销案中,据称法国对征税投赞成票...”,按每段材料的核心,即可归纳当代中法关系的发展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