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建筑审美

  建筑成为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首先是因为它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类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建筑虽然起源于防寒、祛暑、隐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劳动却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宫殿、庙宇、祭坛、陵墓、教堂、纪念碑、园林等,这些全部或基本上服务于精神生活的建筑,其成就远远超过了住宅、作坊、堡寨等服务于物质生活的建筑。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

  人们对建筑的美感,客观上来源于建筑的形式,舒畅、别扭、恐怖、惊讶、幽静、轻松、肃穆……这是视觉反应的直觉情绪;质朴、刚健、柔和、雍容、华贵、纤秀、端庄……这就进入了初步的审美判断。所有这些主观的感受,无不是建筑的序列组合、空间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质地、装饰花纹等等外在形式的反映。但是这些感受又不是抽象的,其中往往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内容,因而使得建筑的美感有可能突破单纯的形式美的法则而深化发挥。像秩序井然的北京城,宏阔显赫的故宫,圣洁高傲的天坛,诗情画意的苏州园林,清幽别致的峨眉山寺,安宁幽静的四合院住宅,端庄高雅的希拉神庙,威慑压抑的哥特式教堂,豪华炫目的凡尔赛宫,冷峻刻板的摩天大楼……所有这些具体感觉形式,无不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因素以及整个时代的、民族的审美倾向,无不包含着悬念、感触、素养、格调等等主观因素。建筑的美感是朦胧的,但又可以是明确的;抽象的,但又可以是具体的;是无声的空间凝聚,但又可以是有声有色的时间的延伸。

  目前对建筑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甚至给建筑美学下一个定义也是困难的。但是,把建筑作为一项艺术门类,从它的艺术特征、它的艺术风格和它的形式美法则入手加以研究,无疑将有助于探索更为深入广阔的课题。例如,建筑美的组成因素,特别是它的心理构成因素,建筑创作的形象思维特征,自然美与环境美的美学内容,形式美的形成与发展等等。

1、在西方,人们形象地称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历史”;其原因是[ ]

A、在建筑史上,人类为解决生活实用而付出的合作合作劳动远远不如对非实用的方面付出的多。

B、建筑形式、建筑风格的演变,往往是一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最敏感的见证。

C、建筑服务于精神生活,也服务于物质的生活,两者都包含了历史审美因素。

D、建筑凝聚着人类物质生产的巨大劳动,是人们自觉改造客观世界的直接成果。

2、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筑美的研究历史悠久,虽然目前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体系,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成为一门艺术性较强的新兴学科。

B、建筑美学研究应该作为一项艺术门类,它必定有助于课题空间的拓展、深入探索和建筑学的健康发展。

C、建筑美感终会明确具体,并成为有声有色的时间延伸,从流动到稳定,从单纯到复杂。

D、建筑美感源于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所有美感必将突破单纯的形式美法则而得以升华。

3、下列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布局谋篇,叙议结合,有的放矢,充分阐述了当今建筑美学的课题缺陷。

B、文章的第一段从建筑美感的来源、具体内容、演变性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C、第二段中加线的词语,在内容表达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说明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是具体的。

D、文章结尾提出了作者的主张,要从建筑艺术特征、艺术风格和形式美学法则入手来研究建筑美学。

答案

1、B

2、B

3、A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遗传工程树——潘多拉之盒?

为使树木能够在更高的海拔生长,或产出更多的水果,或更容易地转变成纸浆,或更快地成材,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力求更多地改变树木的基因。

此外,遗传工程树的支持者还指出新型树种某种程度上对传统树种大有裨益。例如,采伐新型树种能够使传统树种免遭砍伐。还有些人说,如果20世纪初美国栗树枯萎病爆发时这种技术已经存在,就可能使美因栗树免于濒临灭绝。

然而评论家却把这些森林群落的最新成员称为“弗兰肯斯泰因怪树”,认为这些有可能产生有害变种的树种预示着一个时代的到来——美国自然主义者约翰•缪尔的“尊贵君主”松树也许会被实验室制造的巨树所取代。正当中国和巴西对松树和苹果树进行遗传工程改造时,美国的论战已经超越了实验室、象牙塔和试验林的边界,

南卡罗来纳州南方林业网络的负责人佩里说:“我们观察到美国的土地正在遭受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南部。自然系统正不可避免地面临永久性改变。”美国南部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利用始于1986年首次种植遗传工程烟草之时,而美国科学家在此前l0年才刚刚找到通过截取和粘贴DNA片断改良基因的方法。

现在,对森林进行整治时,关键问题不在于如何种植新的树种,而在于是否该这么做。南部——美国成长最快的纸浆生产地——最有可能成为种植商用试验林的地区。美国农业部收到100多份申请,要求使用遗传工程树。即便在金考公司(Kinko’s)这样的用纸大户表示不再使用遗传工程产品的情况下,这一技术仍然大行其道:

联合国批准种植比普通树木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遗传工程树,以抵消过度的工业排放。为抵抗虫灾,夏威夷官员批准种植防虫番木瓜树。虫灾几乎使当地的种植毁于一旦。新的树种已经形成巨大的经济效益。国防部命令对树木预警系统进行研究——例如,有些树木的树叶在遭受生化袭击时会变色。与大豆、小麦等转基因农作物不同的是遗传工程树生长在野生的环境中。

忧虑之一是试验树种的种子会附在野生环境中扩散,改变森林的原有面貌。但科学家告诫,这并不意味着新树种的种子会缓慢入侵,最终存活下来的树木须保留长寿必需的基因。树木基因专家吉姆•赫姆里克说:“在新树种野化的过程中,新的基因物质也许会有不同的表现,或者根本就不会显现出来。”

除潜在的环境影响之外,这些树也会影响木材的商业用途。如果某些用来造纸的木质较松软的树木在林中出现,锯木厂可能会在无意间将它们锯下当木材使用,最终发现它们过于松软,无法制成有用的板材。赫姆里克说:“还是保守一点好。需要有人来提醒我们警惕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尽管发生灾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选自2004.4.18《参考消息》)

小题1:下列对“遗传工程树”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能在更高海拔生长,或产出更多水果,或更容易转变成纸浆,或更快成材的树种。

B.能在被采伐时使传统树种免遭砍伐的新型树种。

C.可能产生有害变种的森林群落的最新成员,被称为“弗兰肯斯泰因怪树”的树种。

D.在实验室通过截取和粘贴DNA片断改变基因的方法培育的树种。小题2:下列不属于文中生物学家“自然系统正不可避免地面临永久性改变”这一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

A.10年前刚刚找到改良基因的方法,美国南部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商业利用就已经开始了。

B.美国南部有可能成为商用试验树的种植地和纸浆生产基地,且农业部又收到100多份要求使用该树的申请。

C.联合国批准种植比普通树木吸收更多二氧化碳的遗传工程树以抵消过度的工业排放。

D.防虫番木瓜新树种使夏威夷的番木瓜树免受虫灾,巨大的经济效益让人们看到了改变自然物种所带来的美好前景。小题3: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和巴西的遗传工程树研究刚起步时,美国土地上已是成片遗传工程体,且早被商业利用。

B.遗传新树种现在已经不是如何种植的问题,而是在对森林进行整治时,该不该种的问题。

C.遗传工程树通过种子扩散到野生环境中后,最终存活下来的树能够保留长寿的基因。

D.遗传工程树通过实验室的培育,然后使它生长在野生环境中,形成人工的商业经济林。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