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人赵嘏
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1)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什么制度?(1分)
(2)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1分)什么朝代被废除的?(1分)
(3) 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4)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1分)
(1)科举制度
(2) 隋朝;清朝;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4)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题目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时期的科举考试。材料一这首诗反映的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进士科考试非常难,唐太宗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故材料一中的“长策”是指科举制度。
(2)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的朝代。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才被废除。
(3)本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主要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首设殿试和武举,当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
(4)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最大的收益者。从材料二“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这一句话看,当时许多参加科举考试而中试的人才均被唐太宗所网罗,他才会自豪地说这一句话,由此可见,科举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