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已知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A(-4,3),点B在x轴上,△AOB是等腰三角形。

(1)求满足条件的所有点B的坐标;

(2)求过O,A,B三点且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只需求出满足条件的一条即可);

(3)在(2)中求出的抛物线上存在点P,使得以O,A,B,P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梯形,求满足条件的所有点P的坐标及相应梯形的面积。

答案

解:作AC⊥x轴,由已知得OC=4,AC=3,OA==5,

(1)当OA=OB=5时,

如果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如图(1),点B的坐标为(-5,0),

如果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如图(2),点B的坐标为(5,0),

当OA=AB时,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如图(3),

BC=OC,则OB=8,点B的坐标为(-8,0),

当AB=OB时,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如图(4),

在x轴上取点D,使AD=OA,可知OD=8,

由∠AOB=∠OAB=∠ODA,可知△AOB∽△ODA,则

,解得OB=,点B的坐标为(-,0);

(2)当AB=OA时,抛物线过O(0,0),A(-4,3),B(-8,0)三点,

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可得方程组

解得a=,b=

(当OA=OB时,同理得

(3)当OA=AB时,若BP∥OA,如图(5),作PE⊥x轴,

则∠AOC=∠PBE,∠ACO=∠PEB=90°,△AOC∽△PBE,

,设BE=4m,PE=3m,则点P的坐标为(4m-8,-3m),

代入,解得m=3,

则点P的坐标为(4,-9),

S梯形ABPO=S△ABO+S△BPO=48,

若OP∥AB(图略),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点P的坐标为(-12,-9),

S梯形AOPB=S△ABO+S△BPO=48,

(当OA=OB时,若BP∥OA,如图(6),作PF⊥x轴,

则∠AOC=∠PBF,∠ACO=∠PFB=90°,△AOC∽△PBF,

,设BF=4m,PF=3m,

则点P的坐标为(4m-5,-3m),代入,解得m=

则点P的坐标为(1,-),

S梯形ABPO=S△ABO+S△BPO=

若OP∥AB(图略),

作PF⊥x轴,则∠ABC=∠POF,∠ACB=∠PFO=90°,△ABC∽△POF,

,设点P的坐标为(-n,-3n),代入

解得n=9,则点P的坐标为(-9,-27),

S梯形AOPB=S△ABO+S△BPO=75。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反躬自省是对巴金最好的缅怀

  巴金走了。这位深深自责几十年忏悔几十年的世纪老人,终得大解脱。

  正如巴金的活着,已经是超出个体生命意义的符号象征,他的逝去,也同样超越一般的生死,成为一场蕴涵丰富的公共事件——从人们纷纷的缅怀语辞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巴金,如同一块无所不包、人人可挤的思想海绵,诸多人借巴金争相阐述“社会责任”、“文 * * 知”、“忏悔勇气”等概念;更有许多人在借着肯定巴金的机会,对自己作着或直白或曲尽其意的肯定。

  巴金得到了无上的赞誉。在一个忏悔了几十年,对自己始终不愿意宽恕的老人灵前,这样众口一词,令人微微感觉到一种郁闷——这样的赞颂,难道真是巴金老人愿意听到的吗?所谓“盖棺论定”,对巴金这样的智者、勇者来说,我想,倘其在天有灵,他愿意听到的肯定是更为中肯的评价,而不是有溢美之嫌的谀词。当然,在以“逝者为大”、“为逝者讳”的社会传统中,这样的赞颂是符合常情的。但具体到巴金老人身上,却未免是对其度量和智慧的小觑。

  一个真诚的忏悔者,他决不是为了表演而忏悔的。对一个真诚的忏悔者,他所需要的也不仅是赞颂。忏悔不只是为了告慰自己的心灵,更希望更多人乃至整个社会共同的反思——不是以中庸姿态作“适可而止”的安慰,更不需太多赞颂。对忏悔行为的过度赞颂,势必将忏悔轻佻化、戏剧化、庸俗化,冲淡忏悔中所包含的那些真诚。

  我们必须注意这么一种滥俗的倾向:就是将赞颂巴金,当做一种“表态”,当做一种标榜。赞颂巴金与否,不是、也不该是区分所谓“文 * * 心”的试纸。赞颂别人的忏悔,决不能等同于自身的忏悔。

  文学的良心和勇气,决定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标高。真正的文学家,最应该的姿态只能是批判、揭示和自省。巴金是中国那段特殊动荡时期文人生活的典型标本之一。勇敢地对巴金一生的悲喜剧进行反省,其实也是对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反省。从巴金老人后半生的心路历程看,这样做非但没有丝毫对巴老的不敬,甚至还是对其的大敬。

  所以,自觉是以文学为使命者,都应该以巴老为鉴,对自己的作品和良心进行一番回视内省。比如,在当前这个商业文化泛滥的时代,自己是否坚守住了文学的贞操?是否如巴金一样务求“蘸着自己的心血写作”?对世人世事,是否抱着一种大悲悯的态度观察,像巴金一样“以人类之悲为自己之悲”,勇做“人类苦难的歌人”?

  这样的充满理性色彩的反躬自省,才是对巴金老人最好的缅怀。(有删改)

1.巴金逝世之后,得到了不少人无上的赞誉,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试整合文中信息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金的活着,已经是超出个体生命意义的符号象征”有着怎样的深刻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哪些自省才是“充满理性色彩的反躬自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概述当代社会中,作家应该怎样做才能坚守住自己的良心和勇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