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不是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措施的是()

A.急诊手术引流

B.控制感染

C.补充血容量

D.纠正酸中毒

E.皮质类固醇应用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感染性休克亦称脓毒性休克,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脓毒症是继发于感染的急性器官功能损害,临床表现为发热、寒战、心动过速、神志改变以及白细胞增高等。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效应。上述临床征象又被称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当严重脓毒症继续发展,合并循环功能衰竭时,即为感染性休克,又称为中毒性休克、内毒素性休克或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病原学诊断和抗感染药物治疗,手术处理原发灶,对循环、呼吸等重要器官功能的支持措施,针对炎症介质的抑制或调理治疗。急诊手术引流多用于有明确的成熟的感染灶,如有波动感的痈或者疖。故答案应选A。

材料题

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材料一: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     ——霍布斯包姆 

材料二: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    ——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材料三:(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    ——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

材料四:《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

  ——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请回答:

(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四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