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1、R2是一个自治系统中采用RIP路由协议的两个相邻路由器,R1路由表如表1-1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表1-2所示的(V,D)报文后,R1更新的5个路由表项中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
A.0、3、4、3、1
B.0、4、4、3、2
C.0、5、4、3、1
D.O、5、4、3、2
参考答案:B
解析:
路由信息协议(RIP)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使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协议,它是一种分布式、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特点是协议简单。它要求路由器周期性地向外发送路由刷新报文。路由刷新报文主要内容是由若干个(V,D)组成的表。其中,V代表矢量(Vector),标识该路由器可以到达的目标网络(或目的主机);D代表距离(Distance),指出该路由器到达目标网络(或目的主机)的距离。距离(D)对应该路由上的跳数(HopCount)。其他路由器在接收到某个路由器的(V,D)报文后,按照最短路径原则对各自的路由表进行刷新。
在某个自治系统中,路由器R1与R2是两个均运行RIP路由协议的相邻路由器。R1起始路由表如表1-1所示。当R1收到R2发送的如表1-2所示的(V,D)报文后,按照以下规律更新路由表的信息。
如果R1的路由表没有某项路由记录,则R1在路由表中增加该项,由于要经过R2转发,因此距离值要在R2所提供的数值基础上加1。
如果R1的路由表中的某项路由记录比R2发送的对应项的距离值加1还要大,则R1在路由表中修改该项,距离值为R2提供的数值加1。可见,对于路由器距离值为0的直连网络,则无须进行更新操作,其路由距离保持为0。
对比表1-1和表1-2发现,R1到达目的网络20.0.0.0的距离为5,而表1-2中:R2到达目的网络20.0.0.0的距离为3。由于5>3+1=4,此时R1经过R2到达目的网络20.0.O.0的路由距离变短了,因此R1要根据R2提供的数据,修改相应路由项的距离值为4(即3+1)。
R1到达目的网络30.0.0.0的距离为4,而表1-2中R2到达目的网络30.0.0.0的距离也为4。由于4<4+1=5,如果R1经过R2到达目的网络30.0.0.0反而增加了路由距离,因此R1无须进行更新操作,将保持该路由条目原来的参数。
同理,R1到达目的网络40.0.0.0的距离为3,而表1-2中R2到达目的网络40.0.0.0的距离为4。由于3<4+1=5,如果R1经过R2到达目的网络40.0.0.0反而增加了路由距离,因此R1无须进行更新操作,将保持该路由条目原来的参数。
同理,R1到达目的网络50.0.0.0的距离为2,而表1-2中R2到达目的网络50.0.0.0的距离为1。由于2=1+1,显然R1经过R2到达目的网络20.0.0.0,并不能得到更短的路由距离,因此R1无须进行更新操作,将保持该路由条目原来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