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解答题

如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可以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9]______和[8]______.

(2)当____________转动时,可以使镜筒作很小范同的升降.

(3)当____________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4]______,以免碰到玻片标本.

(4)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____________.

(5)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10×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当把目镜改为15×时,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应变为______A.3个  B.5个  C.7个    D.9个.

答案

(1)遮光器是用来控制通过镜筒的光量,可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实现.使用时,光线强用小光圈,光线弱用大光圈. 反光镜是显微镜观察时获得光源的装置,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转动反光镜,可使外面光线通过集光器照射到标本上.使用时,光线强用平面镜,光线弱用凹面镜.

(2)细准焦螺旋调节镜筒的幅度较小,当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时,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

(3)能够调节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可以使镜筒较大幅度的上升或下降.

 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伤镜头.

(4)镜臂是弯曲成马蹄形的部分,便于手持,下端与镜柱相连接的地方有一个倾斜关节,可使镜臂倾斜,便于观察.

(5)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把目镜改为15×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5×10)÷(5×10)═3倍,因此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三分之一,即横、竖各9÷3═3个,结合图中特点有一个细胞是重合的,因此一共看到了5个细胞.

故答案为:(1)反光镜;遮光器(2)[12]细准焦螺旋(3)[11]粗准焦螺旋;物镜(4)[13]镜臂(5)B

单项选择题
材料题

“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材料一 “自今以后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令英人按照下条开叙之列,清楚交纳货税、钞饷等费。”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这是我国近代的什么条约?通过这个条约,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邓 * *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确立了我党什么正确的思想路线?这次会议上,我国决定实施什么方针?

                                                                                                                 

(3)上述两次开放有什么不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