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根据我国刑法有关规定,下列单位犯罪中,不应该实行单罚制的是( )。

A.某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B.某公司欲作为发起人投资设立新公司,但其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虚假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
C.某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
D.某事业单位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对于单位犯罪,一般采取双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盲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实行单罚制,即只对单位判处罚金,或者只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根据《刑法》第137条的规定,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上单位、工程监理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lo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因此,A选项属于单罚制。
根据《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山资余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2%以上10%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虽,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B选项属于双罚制。
根据《刑法》第244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上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对《刑法》第244条增加的规定,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守、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C选项属于单罚制。
根据《刑法》第396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 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因此,D选项属于单罚制。
综上所述,正确选项是B。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必须保证日本不再次威胁美国及世界和平和安全。……对日本本土必须进行军事占领。这种占领必须有利于在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下时,为盟国利益而行动的主要同盟国……在主要盟国中,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 ——摘自《美国占领日本初期的基本政策》(1945年9月22日)

材料二 我决定,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地管制或划分占领区。我不想给俄国人以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去行动。 ——摘自杜鲁门《关于日本问题在国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英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1945年3月,美日签订《美日共同防御援助协定》,重申“要履行日本政策依照美日安全条约所承担的军事义务”,后又宣布美日应“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   ——摘自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所标榜的美国占领日本的目的是什么?其实质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所说的“意见发生不统一的时候,就按美国的政策执行”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所说的“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是什么意思?“俄国人”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行动是杜鲁门给予的“机会”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三和材料一相比,美国对日本的政策发生看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恶劣影响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三所说的“防区”实际上是什么?美国为建立这一“防区”进行过什么战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