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应将平面镜放在学生光具盘的中央,打开激光源,让入射光线从法线的一侧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______的位置关系,并且要观察和记下______和______的数值,并比较它们的______.

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重点是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的关系;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因此实验时要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并且要观察和记下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故答案为:法线;反射角;入射角;大小.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应将平面镜放在学生光具盘的中央,打开激光源,让入射光线从法线的一侧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______的位置关系,并且要观察和记下______和______的数值,并比较它们的______.
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时,重点是探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的关系;以及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因此实验时要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关系,并且要观察和记下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故答案为:法线;反射角;入射角;大小.
(14分)制烧碱所用盐水需两次精制。第一次精制主要是用沉淀法除去粗盐水中Ca2+、Mg2+、SO42-等离子,过程如下:
Ⅰ. 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过滤;
Ⅱ. 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Ⅲ. 滤液用盐酸调节pH,获得第一次精制盐水。
(1)过程Ⅰ除去的离子是______。
(2)过程Ⅰ、Ⅱ生成的部分沉淀及其溶解度(20 ℃/g)如下表,请依据表中数据解释下列问题:
CaSO4 | Mg2(OH)2CO3 | CaCO3 | BaSO4 | BaCO3 |
2.6×10-2 | 2.5×10-4 | 7.8×10-4 | 2.4×10-4 | 1.7×10-3 |
①过程Ⅰ选用BaCl2而不选用CaCl2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II之后检测Ca2+、Mg2+及过量Ba2+是否除尽时,只需检测Ba2+即可,原因是____________。
(3)第二次精制要除去微量的I-、IO3- 、NH4+ 、Ca2+、Mg2+,流程示意如下:
① 过程Ⅳ除去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
② 盐水b中含有SO42-。Na2S2O3将IO3- 还原为I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过程VI中,产品NaOH在电解槽的__________区生成(填“阳极”或“阴极”),该电解槽为______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填“阳”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