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根据《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历史考察》中的有关内容编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并概述近代百年间签订的条约对中国产生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当时,在中国享有带有不平等性质的权益的国家主要是美、英、苏三家。在具体实践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不同的对策。美国是当时与新中国最为敌对的国家。中国政府对中美商约等一系列条约采取了不予承认的立场,美国此前在中国所享有的特权至此在大陆全部丧失。这种处理干脆利落。苏联是中国最重要的盟友。对于中苏友好条约,中国政府并没有断然宣布废除,而是积极地与苏联政府展开重新谈判。1950年2月,中苏订立了新的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有关协定。协定规定在不迟于1952年末之前,苏联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及一切财产无偿移交中国,苏军从旅顺口撤出,大连行政完全由中国政府管辖,苏方临时代管或租用的财产,应由中国政府接收。至此,可以说中国已经完全挣脱了百年之久的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裴坚章《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年)》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对待不平等条约及其国家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趋势;1919年之前,以不平等条约为主流;1919年以后,逐步修改或收回不平等权利,但因中国弱小等原因,没有实现平等权利;主要影响: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目益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主权和领土的完整;阻碍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有利于列强对旧中国的侵略和掠夺;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志,促使民族意识觉醒。近代后期收回权利或修改的不平等条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新中国完全摆脱不平等条约奠定了基础。

(2)主要特点:分别审查,根据条约内容(平等、不平等)确定灵活的政策;对于不同国家,采取不同对策。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2014年3月24在海牙举办核安全峰会,全球53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58位领导人,以及数千名代表和记者参加。近年来,核材料流失和扩散,核恐怖主义威胁,核能开发利用中的风险防线控制等核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实现核能全面和平利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严格履行核安全义务,积极对外提供核安全援助,承担核安全国家责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共同消除核扩散及核恐怖主义根源。

材料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大力倡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基木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O14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材料三: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为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理论学说,弘扬中国精神,求真务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中国梦”正指引当代中国向明天迈进,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力量。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的“当代国际社会”知识阐明,中国高度重视国际核安全的依据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