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节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口口,口口,使我的心也口口,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口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文中方框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
A.宛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B.悠扬 宛转 愉快 消失
C.宛转 悠扬 沉静 融汇
D.悠扬 宛转 愉快 弥散
2.画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第2自然段中画线的“那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_ ;“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
4.“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 火”“使我的心也口口,然而又自失起来”三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5.第1自然段作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描写,各找出一例表现不同感受的语句。
(1)视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嗅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触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行船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