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曲线为一正弦曲线的上半部,则在0~t1这段时间内(  )

A.质点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质点在t1时刻离开出发点最远

C.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图中正弦曲线是质点的实际运动轨迹

答案

A、由图看出,质点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

B、根据速度图象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移增大,则质点在t1时刻离开出发点最远.故B正确.

C、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知质点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错误.

D、速度图象反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不是质点运动轨迹.故D错误.

故选B

单项选择题

北京市2010年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下降为106.8。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82.7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1.6万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33.6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9.3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8.5个百分点。

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是2000年的多少倍( )

A.2.32
B.1.83
C.1.45
D.1.35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