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和历史评价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孟子,名轲,邹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特别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尽心上》)……“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摘自《孟子·离娄上》) ①,意思是他认为社会上一切不仁不义不正行为的根源在于君主②。这种带有民主色彩的见解,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③。

问题:

(1)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____。属于史料的是____。属于历史评价的是____。

(2)在史学研究中,通常会接触到考古文物、官修史书、民间记载(野史)、专家著作、文学作品、神话传说等许多材料。你对上述各种材料的可信度及使用上有什么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孟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中属于史料解释的是②。属于史料的是①。属于历史评价的是③。

(2)在这几种类型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考古文物和官修史书(所谓正史);民间记载(所谓野史)和专家著作的可信度较高;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等材料可信度不高。看法:使用时要慎重并加以区分。

(3)政治上社会大变革(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力量壮大;文化上环境宽松,出现百家争鸣。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补鞋记

   ①一天上午,妈妈的皮鞋破了,我拿到老鞋匠那儿去修补。到了补鞋店,咦,往日总是热热闹闹的小屋,今天怎么静悄悄的?我推开虚掩的门,只见老鞋匠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屋里乱七八糟地堆满了鞋。老鞋匠见我走进来,就连忙支撑着坐起来说:“今天我不舒服,请你把鞋放下吧,明天来拿。”我有点犹豫,就说:“你病了,能帮我补鞋子吗?”老鞋匠见我在犹豫,就对我说:“你放心吧,明天一定给你修好!”我听了就放下手中的鞋子,低着头往外走。     

  ②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老鞋匠痛苦的神情不时地在我眼前闪现。我很同情老鞋匠,想送一些药给他,治好他的病,还想帮助他打扫一下那乱糟糟的小屋。     

  ③第二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从家里拿了一些感冒药,还带上一块蛋糕,准备去鞋店看望老鞋匠。可是,邻居告诉我,老鞋匠已经住院去了。     

  ④我呆呆地站在鞋店门口。突然,我看见在一堆鞋子中,妈妈的那双鞋已经修好了,并且擦得乌黑发亮。我捧着这双鞋,仿佛看到老鞋匠颤抖的手正为我一针一线地修补皮鞋。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夺眶而出……这不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吗?我一定要到医院去看望他。我还要抽空帮他打扫房间,整理成堆的鞋子。

1.将文章分成三段,用“‖”在文中标出。   

分段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一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中的“往日总是热热闹闹的小屋”,“总是”这个词语用得很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最后一段中找出联想的句子,用“____”画出来。

5.本文赞扬了老鞋匠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题